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中国中冶(601618)3月29日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12487.06亿元,营业收入5520.2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7.46亿元,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12年为正,基本每股收益0.24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6元(含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不断优化调整“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体系。通过推动实施“五五”战略,巩固提升钢铁冶金业务比重,成功签约山西晋钢智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氢冶金项目、四川氢基竖炉冶炼钒钛磁铁矿中试示范等项目,引领国家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冶金建设国家队核心功能进一步增强。
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谋篇布局,在经济热点地区的市场份额平稳上升,其中雄安新区新签合同额进入央企前列。公司通过大力实施“五个联动”机制,积极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推动子企业互联互通形成营销合力,联动中标项目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成功构建了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在此带动下,公司成功中标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滨海综合度假区酒店等一批超百亿元项目。同时,公司积极推动冶金建设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向相关领域延伸,大力拓展特色业务,实现铜、镍、钴等金属资源量持续扩储,并成功开发超高纯硅基电子材料制备技术及装备等。
在攻坚克难中,保持企业发展稳定态势。其中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达931.34亿元,同比增长47%,培育出3个百亿级海外市场,其中印尼市场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300亿元。
公司推进改革创新,荣获国家科技奖3项,累计有效专利超过5.5万件,“科改企业”“双百企业”再创佳绩,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家。通过巩固冶金建设核心业务,公司签约山西晋钢氢冶金、四川氢基竖炉等绿色低碳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冶金建设国家队”的核心功能。报告期内,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高电压大功率熔盐储能感应加热装置、首条炭热还原烟气制硫磺中试线相继投运,彰显了技术转化的强大实力。
2024年,公司连续第16年位居ENR全球承包商前十强,连续第8年获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再获“金牛奖”等多项殊荣。
中国中冶积极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全面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公司积极响应上交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提升自身投资价值的主体责任。
2024年,公司不断通过业绩说明会、反向路演等形式,积极增强与投资者的互动。报告期内召开三次业绩说明会,举办“半导体新型材料”主题反向路演,有效增进投资者对公司业务的理解与认知,加强公司与投资者的互动与互信。
中国中冶表示,公司将以“一创两最五强”为目标,持续推进“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结构优化,通过推动实施“五五”战略,巩固提升钢铁冶金业务比重。同时,公司将积极推动冶金建设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向相关领域延伸,拓展特色业务,实现铜、镍、钴等金属资源量持续扩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