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齐金钊)日前,由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陆家嘴金融安全研究院与平安集团联合举办的“2025年第十五届中国反洗钱高峰论坛”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迎‘评’促建提质效·强本固基守安全”,旨在促进“政企学研”多方联动,共同守护国家金融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迎接第五轮反洗钱国际互评估的关键时期。随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推进,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此次迎评不仅是一次国际大考,更是推动中国反洗钱工作从“形式合规”向“实质有效”跨越的重要机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一级巡视员王静表示,要立足国家治理大局,深刻认识反洗钱工作在提升国家治理水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重要意义,并将迎评工作转化为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的动力,切实保障我国顺利通过第五轮反洗钱国际评估。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副主任孔繁颖则从数据治理角度,分享了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测效能,并强调同步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孔繁颖表示,“AI赋能”已成为实现反洗钱工作“风险导向”的必由之路。随着洗钱手段日趋复杂、隐蔽,以往基于规则的监测模型效能正在趋于弱化。为有效提升洗钱风险识别能力,越来越多的反洗钱义务机构引入了图计算、大模型等先进技术,并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机器学习建模进行深度融合,逐步建设从单点识别到团伙分析,从滞后响应到前瞻预警,从文本解析到情报生成的智能化监测科技体系。
平安集团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作了题为“金融集团FATF迎评实践与内控效能跃升”的主题分享,倡议国内金融机构在反洗钱监管的引领下,变“被动迎检”为“主动展示”,讲好中国反洗钱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金融业反洗钱的“硬实力”与“软智慧”。
在“反洗钱法系列新规解读与落地实操”单元中,嘉宾对新《反洗钱法》的核心条款及落地举措进行分享,并探讨了中小机构受益所有人穿透识别等实务难题。面向区域合作,论坛设置“跨境反洗钱协作与大湾区联动”单元,邀请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和高校代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反洗钱协作路径、反洗钱规则衔接展开讨论,为提升区域洗钱风险防范的针对性和实效建言献策。
平安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蔡方方介绍,近年来,平安集团在监管的指导下持续探索综合金融集团反洗钱管理的最佳实践,创新性地引入ISO模式,根据FATF标准和监管规定建立了反洗钱工作质量认证体系。目前集团已完成所有成员公司的反洗钱工作标准,并有序推进落实。从平安集团日常督导的情况来看,落实标准后的成员公司的反洗钱质量问题量均明显下降。
蔡方方表示,中国平安始终秉持“专业创造价值”的理念,在推动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将“强合规、控风险”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响应国家对“三反”工作的战略部署,以科技赋能风险防控,持续构建坚实的内控体系。面向未来,中国平安将继续以合规为盾,以科技为矛,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持续探索综合金融集团洗钱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以实际行动为守护国家金融安全、维护大湾区经济稳定贡献平安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