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多年来高质量发展大势和实践,凝聚了共识,积累了新动能,推进了经济再平衡,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持续火热,“银发列车”穿梭于春日花海,《哪吒2》以超150亿元的票房获得上半年票房冠军,Labubu掀起社交平台上的“开箱狂欢”,“苏超”带动主场城市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无人机演绎的灯光秀点亮夜经济……
2025年6月12日,顾客在浙江省温州市区印象城泡泡玛特门店购物(手机照片)。
新华社发(刘吉利摄)
回看上半年,消费市场热度不断攀升,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成为中国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
“今年消费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盛来运说,服务消费占比提升,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
5月2日,游客在乾潭镇胥江村的千亩茶园内欣赏演出。五一小长假期间,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胥江村在千亩茶园内推出农文旅假日消费场景,露天舞台演出、露营烧烤、茶园咖啡、采茶体验等丰富的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享受乡村“茶旅融合”的假日生活。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消费新动能持续拓展的同时,产业新动能也在不断壮大。
DeepSeek横空出世,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扭秧歌,全球首次“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拉近与未来的距离……一系列创新成果令世界瞩目,持续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1至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仍在迅速扩大领先优势。
4月19日,天工队选手天工Ultra(中)在比赛中冲向终点。当日,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中国的数字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加快赋能千行百业,不少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应用实现提质增效,目前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
这是7月4日拍摄的联想天津零碳智造工厂笔记本生产线。
近年来,天津坚持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通过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加快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天津市累计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00个,其中9家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今年,天津市还将新培育不少于100家先进级以上智能工厂,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动能持续成长壮大,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稳健,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编导:罗林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